News
在海南人心中,椰子树是忠诚的“人类之友”,亲密度等同于陪伴家里多年的老黄狗。尚未成熟的椰子。绿色椰子堆,是海南最常见的景色。
作为“一物而十用其宜”的神仙水果,极具营养价值的椰子,被菲律宾人誉为“瓶子里的药店”。
海南“世界长寿岛”的称号,和占据海南人饮食“半壁江山”的椰子,也不无关系。
除去甘甜的椰子水和脆嫩的椰肉,坚硬的椰子壳也可以物尽其用,被雕刻成各种精美的模样。椰子壳的顶部,有三个硬币大的圆形小点,从此处下刀,比较容易切开。
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,这样描述椰子:“食之不饥,令人颜面悦泽”。这样令人食指大动的水果,怎能躲得过我“大吃国”子民善于制作美食的巧手?坚硬的椰壳,自带椰香,是烹饪椰味美食的绝佳容器。
清甜的椰子水,是海南人独特的夏日饮品。甘甜的椰汁水,清凉解暑,被海南人赞誉为“长在树上的水”。
相较汁清透亮的椰子水,奶白色的椰汁更为“出圈”。椰汁多为奶白色,由椰肉捣碎过滤而成,味道更为浓郁。
椰子水喝干后,留在椰子内壳的椰肉,才是椰子最迷人之处。将椰肉取出打碎,榨出乳白色的椰肉浆,加水过滤后,便是清甜香滑的椰汁。不同于椰子水的甘甜,椰肉为椰汁添了一味浓香。
若说椰子水让人想起海南午后的烈日,那么一杯椰汁,就像是海南夏日傍晚的微风,温和又惬意。椰肉不仅可以做成椰汁,还可以做成椰蓉、椰奶油等食物。
一旦接受“椰子=海边”的心理暗示,再燥热的夏日,捧上个椰子,都仿若能感受到凉爽海风的吹拂。
冷却的椰子冻,自是凉爽加倍,无论多燥热的内心,都能被这抹清凉抚慰。椰皇的果肉更为瓷密,有着自然的椰香。椰子冻多选用成熟的椰皇,椰皇的果肉更为瓷实。经过时间沉淀的椰皇,汁水更为浓郁香甜,果肉散发着天然的芋香。椰肉打烂成椰奶,混入椰子水及鱼胶片小火炖煮几分钟后,将煮好的汤汁倒回椰子壳,放入冰箱冷藏近10个小时。
接下来,便是冰冰凉凉的椰子冻,拯救夏天的“英雄时刻”。冷藏近10个小时的椰子冻,口感Q弹,像极了椰奶香味的布丁。
掀开椰盖,椰子味的白色寒气飘出,引诱着食客挥勺大啖。
奶白色的椰浆早已变成了爽滑细腻的果冻,咬上一口,椰冻在嘴巴里化成一包水。
一口奶冻、一口霜冻,掀起了一阵椰子味的“台风”。椰子冻,颜值与美味并存,一度成为食客竞相排队购买的“网红”食品。
烧烤在东北的夜市上有多火爆,清补凉在海南的夜市就有多受欢迎。内料充足的清补凉。
作为海南人最爱的甜品之一,清补凉遍布海南夜市的每一个角落。
口感、颜值绝佳的清补凉,并非近些年才诞生的“网红”食物,而是两千多年前,由随军医生发明的随军药膳。最原始的清补凉,内料以莲子、百合、芡实等重要滋补类食材为主。经过改良,果粒、芋圆、冰淇淋等食材,亦成为清补凉里的常客。
但无论食材如何变动,作为灵魂的椰子,永远坚守着清补凉椰子味的“尊严底线”。经过改良的清补凉,果粒、冰淇淋等食材加入,日渐成为人们齿颊间的新宠。
糯米和椰子相互补充、配合,为海南人的餐桌,送去了一道口味独特的美食——椰子饭。
一道椰子饭的诞生,离不开椰子各个部位的相互配合。椰子饭是海南最传统的食物之一。
将老椰子摘下,倒出的椰子水,是清洗糯米的最佳水源。取出椰肉的椰壳,是椰子饭天然的烹饪容器。将糯米填入椰盅后,奶白色椰汁的注入,为椰子饭注入了“灵魂”。因切开后的椰子饭,多为船型,椰子饭又名椰子船。
细碎的椰肉包裹在饭粒上,挑起一筷子,送入口中,香糯的米饭和脆甜的椰肉零距离地抱在一起,又糯又绵。裹在米饭上的椰肉粒,是椰子饭的亮点。
在中国人的餐桌上,火锅绝对是“万人迷”。
一个小小的锅子,有着最包容的气度,可以涮得下万物。椰子鸡火锅,为口味清淡的火锅爱好者,提供了火锅的另一种打开方式。
霸占海南人餐桌的椰子鸡火锅,脱胎自海南名菜椰子鸡。
清甜的椰子水作为锅底,加入椰肉、“马蹄”等配料,待椰子水煮沸后,将鸡肉放入锅中涮煮几分钟,高温催逼出鸡肉多余的油脂。椰子鸡火锅的精华,在于椰子味的汤汁。开吃之前,先来一碗椰子鸡汤,开胃又温补。
金桔沙茶酱,是椰子鸡火锅的绝配。入口后,咸鲜的酱料,中和了鸡肉的油腻。嫩滑弹脆的鸡肉,在口中迸发出浓郁的椰香,为清淡的鸡肉增补了一味芬芳的余味。一方锅内,各种滋味抵消与共生,宛若百味交织的人生。